首页 >> 卷毛山矾

陕西嘉陵第一村生态建设富了群众美了家园晚红瓦松

汇源农业网 2022-06-28 13:06:08

陕西嘉陵第一村:生态建设富了群众美了家园

10月10日消息:9月15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地处秦岭南麓、嘉陵江源头地带的“千里嘉陵第一村”——凤县黄牛铺镇东河桥村。远处青山如黛,云雾缭绕,近处草木葱郁,流水潺潺,一排排白墙青瓦徽派风格民居点缀其中,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景,哪里是村。

听闻记者到来,东河桥村支书齐金水兴冲冲地带着我们走村串户。“这里原来是嘉陵江的一个河沟,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旱季时乱石林立,雨季时山洪汹涌,成为老百姓眼中的‘恶河’。”齐金水指着村旁碧波荡漾的“迎宾湖”告诉记者,“经过政府改造,‘恶河’变成了秀美湖,防汛抗洪的重点难点成了旅游观光风景区。如今这里形成了有着3万平方米水面的湖泊,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宝鸡和西安市民进入凤县的第一道美丽风景——‘迎宾湖’。”

湖旁游人如织,或是散步,或是休闲纳凉。“原来大家都不注重生态环境,乱砍滥伐,毁林办矿,开荒种田,这里海拔1500米,粮食产量不高,结果生态越破坏大家越穷。”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刘惠玲对生态保护深有感触。“如今,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迎宾湖’,还建设了岭南生态公园,七彩云顶主题公园,原来的贫困村成了著名风景区,村民也跟着富了起来。”东河桥村的巨变源于凤县近些年发展理念的转变。原来凤县是有名的矿业县,从2007年开始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并把其当做一项富民的重点工作来抓。凤县林业局局长张永程介绍说,凤县每年投资数千万用于造林绿化,如今凤县建成了六个特色景区、五大主题公园和两条旅游产业带,已经成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村在花中现、人在花中游的生态绿化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5.8%,国土绿化率达到了91.5%。

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带来了旅游业的全面繁荣,也给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在东河桥村农家乐门前停满了来自西安、宝鸡的车。“这几年的变化大呀,生态建设成为从上到下的一致共识。”在“岭南人家”农家乐,来自宝鸡的霍师傅正和家人吃着午饭。“这就是我们的后花园,周末没事就来,看看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农家乐的主任刘锋志夫妇正忙着招呼客人,“这两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来村里旅游的人特别多,东河桥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我们村还被评为十大优秀乡村呢。”说起收入,刘锋志是一脸的喜悦,“5月到9月是最忙的季节,从早晨10点开始,到晚上11点游人络绎不绝,我雇了七八个人帮忙,每月的收入有五六万元。原来种地一年累死累活才挣一万多元。”如今刘锋志盖起200多平方米的小二楼,一楼是餐饮,二楼是住宿。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老周农家乐”的主人周现贵赞不绝口。“咱们富裕了,也真是赶上了党的好政策,政府不仅绿化、修路、建公园,还减免税收,免费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农家乐经营,并把名厨多次请到村里,手把手教大家厨艺。如今结合凤县地方风味打造形成的‘岭南豆腐宴’系列菜肴,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一绝。”在村口,“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建设绿色文明家园”的广告牌格外引人注目,虽然车水马龙,但是路面干净整洁,村里不仅有太阳能节能路灯,污水处理设备,还有垃圾填埋场。采访间,正巧碰上何兴辉镇长检查指导村里的工作。何兴辉坚定地说,“生态建设是立县富民之本,开发不能破坏生态,还要更好的保护生态。”

东河桥村近200人从事农家乐、商品流通等旅游服务业。农民变成了旅游大军,农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每年接待的游客有近20万人。刘晓明是村里的一位“生意人”,他把山里的核桃、松子、土蜂蜜、花椒、木耳、无味籽、蔬菜、手工艺品等进行贩卖销售,“我自己买了车,一年收入有二十万。”

生态建设带动了凤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成为凤县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引擎。如今凤县游客接待量从五年前的14万人剧增到2011年的3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6亿元,是2007年的25倍,凤县也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城市、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陕西省旅游示范县等40多项殊荣,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十强县,成功跻身西部百强县,实现了生态富民双丰收。

移动厕所直销

黄金射频微针

ge官网

注塑机配件

日本进口自行车

南国鼎峰装修好不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