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阴地苎麻

昔日贫困村今日养生谷乌蒙山纪行0水茴草属

汇源农业网 2022-07-27 21:41:23

昔日贫困村今日养生谷——乌蒙山纪行

贵州省六盘水市、毕节市地处乌蒙山区,这里山高坡陡、耕地散碎、生态脆弱,气候条件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人们常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来形容这里的生存状况,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两难的选择。近日,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组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为主题来到这里采访发现,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青山、绿水以及掩映在青山脚下的农民新居。

小铅锌矿留下的警示

15年前,记者曾到毕节市赫章县妈姑镇就土法炼铅锌污染环境事件进行采访,当时的景象是“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靠近小铅锌炉附近大片山林因酸雨枯死。

赫章县副县长朱大庚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土法炼锌带动了赫章县交通运输、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按人均财政计算,赫章县是当时贵州省第一个脱贫县,妈姑镇也成为赫赫有名的“亿元镇”。但是由于粗放的铅锌矿冶炼未采取任何环保措施,废渣随意堆放、废气肆意排放,当铅锌矿枯竭后,重金属污染成为赫章县主要污染源。赫章县也重新跌落到贫困县的行列中。

妈姑镇九股村村民曹志开告诉记者:“因为土法炼锌,许多人都得了哮喘病,地下水也被重金属污染了,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呀!”

近年来,为了从源头治理重金属污染,避免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当地政府投入重金解决历史遗留的废渣污染,以期改善人居环境。在九股村黑泥寨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点,记者看到填埋场后的山坡上已是一片葱绿。朱大庚告诉记者,赫章县通过10多年的治理,森林覆盖率已经由百分之十几上升到现在的54%。然而,小铅锌矿污染带给赫章人的教训是沉痛的,那就是: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

由于赫章县地质、气候环境独特,当地农民只能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多年来,贫困似乎成为当地农民难以摆脱的魔咒。

为了摆脱贫困,同时又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挖掘本地独特的生物资源,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使赫章县走上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进之路。

朱大庚告诉记者,为了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赫章县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财、集全县之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县累计整合各类资金6.4亿元,种植核桃166万亩,坚果产量达3.75万吨,年产值近15亿元。预计到2020年,坚果产量可达8万吨,年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赫章县还将核桃与中药材、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产业统筹规划,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农业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让农民从生态环境改善中尝到甜头

来到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社区双洞村,眼前的景色让人们眼前一亮。假山、瀑布、湿地、楼台,仿佛进入梦幻境地。

六盘水市副市长李丽介绍说,2013年以来,为改善农村环境质量,钟山区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对双洞村120户民居实施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资230万元建成全村安全饮水管网,解决了该村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一系列环境治理,双洞村的环境优势凸显。

“要让农民从生态环境改善中尝到甜头,不仅要让他们吃饱饭,而且钱包鼓,为此,我们实施了‘三变改革’。”李丽告诉记者,六盘水市在村里实施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措施。政府出钱让农民搬出老房子,为他们建筑了三层楼,一边自住,一边可以打造成农家乐。源源不断的各方游客,让村里农民都转身变为老板。

双洞村四面环山,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一万多,是正常值10倍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这个昔日的贫困村迅速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月照养生谷。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350元,尝到生态环境改善甜头的农民说:“生态环境保护让秃山变绿,让浊水变清,绿水青山变成我们的金山银山。”

测试机品牌

1吨微机控制电子拉力试验机

如何选择螺纹钢管压力测试机

拉力测试机图

双臂波纹管环柔度测试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