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柄杜鹃

六十年岁月如歌谱就玻璃工业华彩乐章新闻资讯0幼儿园

汇源农业网 2022-09-08 07:32:08

六十年岁月如歌谱就玻璃工业华彩乐章-新闻资讯

60年岁月如歌。共和国光辉历程宛如一幅气势磅礴的壮丽画卷,中国的玻璃工业以崭新的面貌为这幅画卷涂上一道绚丽的光彩。在这60年岁月里,中国玻璃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0年前我国的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只有3家,年产平板玻璃只有92万重量箱,生产工艺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玻璃工业开始了自行设计、研究开发、自行制造设备的历程;到1978年,全国的平板玻璃年产量较1949年增长了19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8%。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我国玻璃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玻璃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规模、产品品种和质量等均得到飞速发展。到2008年,我国已拥有19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产量达到5.74亿重量箱,平板玻璃产量是建国初期的624倍。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国玻璃行业依靠自主创新,在新工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的研发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产品功能、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展望未来,中国玻璃工业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华诞。在这6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玻璃工业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发展历程   我国玻璃工业60年的发展,经历了解放初期恢复生产时期、自行建设时期、开发浮法技术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是制造玻璃的文明古国之一。回首历史,我们可以将中国玻璃工业的发展追溯到14世纪末,郑和出使东罗马帝国时,携工匠回国,在广州用手工吹泡摊平法生产平板玻璃;1906年从国外购买设备、材料、用半机械的吹筒摊平法先后在山东博山、江苏宿迁、湖北武昌和汉口建成了平板玻璃厂;1922年,秦皇岛引进佛克法有槽引上工艺建设了我国也是亚洲第一条机制平板玻璃生产线,1924年投产,以后相继在大连、沈阳也建成了佛克法生产线。1949年,我国仅有秦皇岛、大连、沈阳这3家工厂生产平板玻璃,年产量92万重量箱。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平板玻璃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国家首先恢复和改造了上述3家玻璃厂,并续建上海耀华玻璃厂。充分发挥老企业出产品、出技术、出人才的支撑作用,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从1953年开始自行设计、研究开发、自行制造设备的历程,相继建成了洛阳、株洲、昆明、蚌埠、杭州、厦门、宿迁、兰州等有槽引上法玻璃厂,并先后试验成功无槽引上工艺、浅池平拉工艺,建设了秦皇岛、上海、太原无槽引上和一大批小平拉生产线。1978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达到1784万重量箱,约是1949年的19倍,平均年增长率10.8%。   第三个阶段是开发中国洛阳浮法技术。我国浮法工艺技术的研发,先后经历了试验室试验阶段(1963~1967年);半工业试验阶段(1967~1971年,在株洲玻璃厂将压延玻璃生产线改为浮法,进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阶段(1971~1981年,在洛阳玻璃厂将压延生产线改为浮法,进行工业性试验,历经10年时间,4次改造,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命名为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1981年以后进入了推广应用和发展提高阶段,从此,我国平板玻璃工业的面貌为之一新,浮法技术所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玻璃工业的主体。截至2008年年底,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建设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已达169条,它们所提供的玻璃占我国浮法玻璃总量的90%以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玻璃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实现的。这30多年的历史进程,我国玻璃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取得了革命性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规模、品种、质量等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19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总产量达5.74亿重量箱,是建国初期的624倍,已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目前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我国加工玻璃行业起步虽然较晚,但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玻璃的安全性、节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及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政策法规的推动,深加工玻璃发展迅速(特别是安全玻璃和节能玻璃)。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加工玻璃每年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目前已形成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深加工玻璃体系。   加工玻璃机械在加工玻璃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完成了从引进为主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设计制造的过程,并得到了快速推广应用,国产设备基本上满足了玻璃深加工行业的需求。目前,8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设备国产化。   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玻璃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几乎是空白,发展到产量世界第一;从寥寥无几的产品,发展到国际上有的品种,我国应有尽有;研制开发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在生产规模、产业结构、品种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生产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玻璃生产大国。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仅为92万重量箱,占世界总产量的1.7%;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产量为2083万重量箱,1989年增至8441万重量箱,开始居世界产量首位;2008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为5.74亿重量箱,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玻璃生产大国。   2009年,世界平板玻璃产能约6000万吨,中国和欧洲、北美是3个产能集中区,占世界总产能的83%。   截至2009年7月初,全世界共有浮法生产线406条,其中中国占50%,亚洲和欧洲生产线数量超过全球的80%,中国东部和西欧是生产集中地区。   (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国60年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浮法工艺技术的创新;二是开发了多种新技术、新产品;三是深加工玻璃快速发展。   20世纪,世界平板玻璃生产技术有过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发明了垂直引上技术,由手工间歇作业进入机械化连续生产;第二次是浮法工艺试验成功,使生产进入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化大生产阶段。   我国1924年建成第一家机械成型玻璃厂,直至上世纪80年代之前均以这种工艺为主;1981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通过国家鉴定,并不断完善提高,实现了平板玻璃在产量、质量、品种、规格、技术装备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浮法玻璃在整个平板玻璃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1981年,我国浮法比例不足5%,1985年以后浮法比例开始明显上升,非浮法玻璃所占份额开始下降;1996年浮法比例超过50%,成为主导工艺;2008年浮法比例已上升至83%。我国玻璃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   (三)生产技术水平和品种、质量显著提高。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开发初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有很大差距,多年来通过对浮法生产全过程的科技攻关、系统集成和工程转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中国浮法技术。目前,我国一些新建高档浮法线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49年,我国只能生产单一品种窗用玻璃。加工玻璃几乎是空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平板玻璃已由过去单纯作为采光材料,向控制光线、调节热量、节约能源、控制噪音、提高装饰效果和美化环境等多功能方向发展,开发了多种新材料、新产品。   原来有槽法生产的玻璃和开发初期的浮法玻璃,质量较差,只能用于中低档建筑玻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质量水平大幅提高。目前,高档生产线(即优质浮法线)技术装备水平较高,能稳定生产制镜级产品。其总产量为14000万重量箱,占浮法总量的29%;中档线占63%;低档生产线只占8%左右,具体产品结构见表3。   (四)浮法生产线单线规模由小到大。随着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单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熔化量在1981年时最大只有250t/d,现在最大规模已达1000t/d;2008年全行业浮法玻璃生产线平均规模近500t/d。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计19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规模分布情况见表4。   (五)国际市场不断扩大。1954年,我国开始出口平板玻璃,当年出口8.5万标箱(约折合7.6万重量箱),1954~1978年,我国累计出口平板玻璃1520万标箱(约折合1370万重量箱),累计出口创汇5250万美元,出口范围仅限于亚、非地区。几十年来,我国玻璃工业的国际市场不断扩大,2008年出口平板玻璃25017万平方米,出口金额82587万美元;建筑技术玻璃(平板及加工玻璃合计)出口金额达28.39亿美元,是1954~1978年累计出口金额的54倍,产品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产能分布和企业布局发生较大变化。解放初期的几家玻璃厂都分布在沿海地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对玻璃工业地区布局作了大规模调整,陆续建成了株洲、洛阳、兰州、昆明、太原、蚌埠、杭州、厦门、宿迁、威海、青岛等大中型平板玻璃厂,从而结束了我国平板玻璃工业偏重于东北、华北一隅的局面。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国又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生产线,特别是1981年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通过国家级鉴定以后,建设了一大批浮法玻璃生产线,进一步改善了平板玻璃偏集沿海的状况,工业布局更趋合理。   近年来,由于资源(特别是燃料)、市场等制约因素增强,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在贴近消费市场和靠近原燃材料供应地建设新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西南地区发展迅速。   玻璃工业6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取得的,是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虽然我们与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差距,但也就是一步之遥,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就一定能够把我国玻璃行业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   主要经验   总结我国玻璃工业60年的辉煌成就和快速发展经验,首先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策、法规的驱动所提供的巨大市场;二是得益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的研发和不断完善提高;三是得益于对外开放,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四是得益于不断深化改革、改制、实施产权多元化,一些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为行业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五是玻璃行业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政府、行业(含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行业协会发挥自身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优势,搞好协调、自律、维权、服务工作,为政府制定调控政策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促进了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北京北海展览有限公司

中山市汉信智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英科管业(苏州)有限公司

曲阜志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晨望科技有限公司

岳阳市莱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丹阳镀锌扁铁丝厂

广州品胜陈列展示用品公司

环球好货(个体经营)

深圳市吉和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